昨日,光大銀行向各寫字樓派發理財產品傳單,稱當天推出3期5萬元起步的理財產品。南都記者留意到,最近一周“錢荒”蔓延,國有銀行以及股份制銀行每天持續推出新品,理財產品的年化利率從5 .2%到7%,天天都有新高。某國有銀行財富管理師楊先生提醒,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,不能光看年化收益率,還要考慮產品的投資去向,盡量購買保本型理財產品。
現象一新品頻出 平均一天推兩期
昨日光大銀行一口氣推出3期理財產品新品并非特例。南都記者從各銀行官網了解到,中國銀行、平安銀行、工商銀行、建設銀行、中信銀行等,均有推出1-3期理財產品新品,平均來看,每個銀行昨天大概推出2期新品。南都記者留意到,新推出的理財產品中,理財時間最短為1個月,普遍在70-90天,而超過半年至一年的產品數量極其少見。不過,在收益上看,投資時間越短的,年化收益率越高,而投資時間越長的,年化收益率越低,其中平安一期60天期的產品年化收益率為6 .0%,同一款產品90天期年化收益率為5.3%。
建議:銀行業的同行間拆借每天都在進行,此次受“錢荒”和“中考”影響,各銀行對資金的需求更為迫切,因此都寄希望于理財產品,希望通過高年化收益率的理財產品吸引客戶的購買。不過,這僅是短期行為,從投資角度上說,投資者如果短期不用資金,可以著重考慮投資時間長的產品,整體收益才會更高。
現象二利率日漲 最高攀上7%
在售的理財產品中,受“錢荒”影響,銀行試圖通過提高年化收益率來吸引客戶的購買。如中國銀行昨日在官網上發布信息,將中銀集富專享系列(31天)2013年第121期、(372天)2013年第123期產品的年投資收益率,從原來的5 .2%和5 .1%調整為5 .5%和5 .3%。此外很多銀行發行新品時,都將年化收益率從此前的普遍的5 .0 %左右上調至5 .8%左右。截至昨日,國有銀行推出6%以上的年化利率成為常態,民生銀行6月25日發行第083期特別02期,期限分別是35天和61天(溫情盛夏)理財產品,預期年化收益率更是直攀7 .00%,刷新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紀錄。
建議: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,可以忽略銀行的性質,但是切勿只看收益率,只挑高年化收益率的出手。消費者更應向理財經理具體了解產品的投資去向。一般來說,投資債券以及央行票據的理財產品比較穩健,投資者可重點關注。(來源:南方都市報)